最近剛演完的《大豆田永久子與她的三個前夫》,裡面我最喜歡的一句台詞是在一個與主軸劇情沒什麼關聯的橋段。
永久子還在讀高中的小孩要搬去和外公外婆家住,表面理由是離學校近,永久子雖然同意了但很捨不得,但又嘴硬的說自己才沒有捨不得。反而是孩子大方地承認,去外面住是會孤單的,但因為深知自己在媽媽旁邊,會一直依賴媽媽、可以任性地當個小廢人,所以希望自己可以出去練習獨立生活。接著孩子就說了這句話:
「你別誤會了,正是因為你有好好撫養我,我才想自立呢」
看著這句話,我的內心微微激動著
1
有安全依附的孩子
會很自在地想要探索世界
因為知道內心有個避風港
碰到危險隨時可以回來躲躲
再出發
所以這是一個稍微違反直覺的觀念
你與孩子關係越好
孩子就越有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
也越有想探索世界的慾望
相反的
你與孩子關係不好
不論孩子是待在家或離開家
孩子的內心,始終都牽掛著你
無法專注於自己的生活
2
你說,孩子每年回家不到兩次,哪有牽掛著我
凡事不能看表面,尤其是人心裡最脆弱柔軟之處
我諮商過許多人
不論他們的事業、成就、離家遠還是近、有沒有和家人互動
他們內心困著的,還是與父母的關係
曾經有個個案說
「如果搬出去住了,好像就離爸媽好遠,好像就像沒有關係的陌生人」
我很驚訝於這個孩子心中,關係的靠近與遠離,竟然如此二分
好像關係若不是相互依賴,就是互不相識
好像有了自己的生活,就等於把父母拋棄
於是即使到了三十歲,他始終不敢有自己的生活
他不敢對世界有好奇,因為只要不是父母喜歡的,父母就會不開心
他看起來是一個消極、不知道自己要什麼、做著無聊的工作日復一日、沒有野心的人
他的父母尤其這麼認為
另一些孩子
因為每天在家裡都需要面對父母對自己的批評指教
每一個期待,都像一把箭一樣插在他們心上
因為無法忽略這樣的心痛
也再也承擔不了 #肩上扛著另外兩個靈魂的重量
所以選擇離家
離家,是為了求生,為了喘息,也 #為了和父母的關係能好一點
但每一次回家,仍要面對父母的詢問與管教
好像父母總是能找到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部分再給予建議指導
如果不想吵架,只能把自己關進房間,或是乾脆不回家
他們的一舉一動,仍是在為著
與父母的互動能否不要這麼痛苦
如果不是 #希望這份連結不會徹底斷掉,又何必費心思來創造和平?
即便這份和平需要透過疏離與漠不關心來實現
3
這樣的互動,背後的驅動力是 #害怕
父母怕失去孩子
孩子怕被控制,也怕失去父母
關係裡面帶著恐懼
雙方都很挫敗,也找不到相處之道
4
我還未當父母
所以也還無法體會
自己花了許多心血照顧的生命
是不是放手,真的很難
不過我覺得
如果能 #欣賞自己所教育出來的孩子
是一件很美的事
孩子能夠自立生活,去闖自己的一片天
代表著你們的你們的教養沒有白費,你們做的是對的
這樣想,能否讓父母感到多一點 #成就感呢
孩子的獨立與成長,並非對父母的背叛與拋棄
而是 #愛的成果
就像我們種一盆盆栽
越是有生命力的植物,越無法被框框限制住
5
「你別誤會了
正是因為你有好好撫養我
我才想自立呢」
有多少孩子能夠這麼清楚的對父母表達
感謝你的養育
因為有你,我才能有現在的樣子
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不懂
我們青春叛逆的時候不懂
但當我們前額葉長好了
當我們明白賺錢的不容易
無論父母做得好壞
他們總是想辦法,讓我們這個生命存在
如果孩子們在自立時
也好好的讓父母明白
正因著你們做對了,我才能出去闖蕩
會不會,也能讓關係的張力緩和一點呢
6
所以能不能,讓關係運轉的動力
是 #信任,而不是害怕
什麼叫信任呢
信任是相信你走得再遠我也不會失去你
信任是相信你一定會回來
信任是相信我不管走得再遠,也一定有能回來的家
信任是相信你總是在那裡歡迎我回來
我們常談伴侶關係中的焦慮不安
其實親子關係也是這樣
親子關係裡也會帶著害怕失去、害怕分離、害怕你不喜歡我
只不過我們常覺得認識對方一輩子,就笑著對自己說才不怕孤單呢
怕啊,當然會怕
但我們也可以有信任
相信我們在彼此的心裡,是好的
Comments